近日,中国移动全资子公司——中移九天人工智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正式成立,20亿元注册资本,彰显着这家通信巨头在AI产业领域争夺话语权的坚定决心与宏伟抱负。在大众的惯常认知里,中国移动是信息高速公路的辛勤 “筑路工”,是遍布大街小巷营业厅中提供话费充值等基础服务的通信运营商。然而,这只是中国移动庞大业务版图的一角,鲜有人知晓,早在2013年,中国移动便已洞见先机,悄然启动“九天”人工智能计划,将探索的触角精准地伸向智能客服这一关键领域。
经过5年的潜心研发与打磨,2018年智能客服系统正式上线。当同行还在为流量经营绞尽脑汁时,中国移动已意识到:未来通信网络的竞争,将是算力与算法的较量。中国移动拥有全国10亿+庞大用户群体,海量的数据资源源源不断地产生,这些数据宛如一座蕴藏无尽宝藏的矿山,等待着被挖掘与利用,为AI模型的训练提供了丰富且多样化的素材,使其能够更精准地捕捉用户需求、行为模式等关键信息,进而优化服务与产品。
同时,覆盖城乡每一个角落的通信基站网络,犹如一张密织的天罗地网,构成了强大的数据传输与计算基础设施骨架,保障了数据的高效流通与处理。加之多年来服务亿万用户所积累的丰富场景经验,横跨语音通信、数据传输、移动支付、物联网应用等众多领域,这些都自然而然地汇聚成了一块得天独厚的AI试验田。
九天” 团队顺势而为,以智能客服为切入点,在实践中不断锤炼与完善AI技术,逐步将其渗透至生产领域、大模型等核心环节。在这一过程中,中国移动的“AI进化论”已悄然成型——用通信基建反哺AI研发,用AI能力重构通信价值。
中国移动这一嗓子吼出来,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纷纷表示:慌不了一点!别以为只有中国移动在AI上押重注,这两家央企的“家底”同样厚实。
先看中国电信。2015年,中国电信集团公司设立数据中心。经过七年打磨,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数字智能科技分公司正式成立,专门盯着大数据和AI业务。2024年,中国电信在云/算力砸了180亿元,智算能力直接飙升超过21EFLOPS,同比增超90.9%。不仅如此,中国电信还自主研发的“星辰”大模型系列,覆盖语义、语音、视觉、多模态四大能力。在政务、教育、交通这些领域,中国电信已经推出了多个行业大模型,助力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
中国联通也不甘示弱。23年就与腾讯联手,设立了云宙时代科技有限公司,为数字政府、人工智能提供算力服务。去年9月,联通数据智能(杭州)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注册资本15亿,定位是“可信数据服务商”。这家公司的业务范围还十分广泛,涵盖了人工智能理论与算法软件开发、数据处理服务、大数据服务、数字技术服务等多个领域。
在这场AI激争中,中国移动已经亮出了“法宝”:用通信基建反哺AI研发,用AI能力重构通信价值。电信、联通能否接招?互联网巨头又如何应对?这场“神仙打架”,才刚刚开始。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在AI这个至关重要的的赛道上,中国移动的“九天”计划,值得更多期待与包容。毕竟,央企下场“豪赌”,赌的不只是自己的未来,更是中国AI产业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