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和信息化部官方网站发布信息:2015年9月29日,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就170号段垃圾短信息治理问题约谈了7家移动通信转售企业的负责人。
这意味着才处于刚刚起步阶段的虚拟运营商也遭遇了垃圾短信息这一顽疾的困扰。这对于意欲通过移动转售业务寻求新业务发展契机的虚拟运营商来说,还是需要高度的重视,否则伤人伤己。
出师未捷,垃圾泛滥
“天下无贼”反信息诈骗联盟的数据显示,微信举报平台一周内接到46起170号段的举报,同时结合腾讯安全云库的黑号统计分析,170号段恶意电话占所有恶意号码的8.6%,即平均12个恶意号码就有一个是170号。而1705号段的恶意短信占比高,抽取的1000条短信中恶意短信达到99.2%。数据中还显示,腾讯安全云库中共收集了129443 个170恶意号码,而刚刚过去的一周,其中的65487个170号码存在活跃行为。分析称,平均一个170恶意号码能影响37.3个用户。按照目前总量约1200万用户计算,恶意号码的占比相当高,必须引起虚拟运营商的重视。
截至2015年8月30日,虚拟运营商总用户约1123万,预计至2015年三季度末为1200万左右。其中少数几家的用户在百万规模级别,因此40多家虚拟运营商的用户规模也极不均衡。获得移动转售业务试点牌照的40多家虚拟运营商目前正处在临近年底大关时期,如此问题暴露出来,使得的虚拟运营商的前途更加的扑朔迷离。
业务不良,质量下滑
据工信部下属信息通信研究院透露,2015年工信部对已放号的20多家虚拟运营商进行实名制登记暗访调查,发现手机卡非实名制登记、违规办理的情况普遍存在。以蜗牛移动为例,在浙江地区抽查实体店和网厅各两家,其中实体店违规率为50%,线上违规率为100%。
此外还可以购买用户的手持身份证照片办理相关业务,对卡商管理不严格规范等也引发了进一步的更多问题。因此,不良的业务发展手段是虚拟运营商需要重点反思的一个方面,尤其是在试点结束发放正式的移动转售业务牌照之后。
低价拳,伤人伤己
在与三大运营商抢客户的过程中,虚拟运营商采取的主战术:低价战,以更加优惠的话音和流量价格为手段。
因此,一些虚拟运营商从一开始采用价格战方式,实际上是通过自己贴补的方式为一些不法之徒提供了更加低廉的工具,是既伤害了用户又终直接与间接伤害了自己的行为。
脚踏实地,反思进取
从虚拟运营商将近两年的用户规模表现以及从一开始就表现出来的垃圾有害信息的泛滥的情况来看,虚拟运营商,无论是作为一个整体,还是作为比较具有互联网思维精神代表的体量大的个体,要对传统基础电信服务形成所谓的颠覆性冲击,还言之尚早。即便是到正式的移动转售业务牌照发放之后,也同样需要首先正视并反思自己的问题,特别在基础电信业务方面存在的一些顽疾问题。
7家虚拟运营商负责人被工信部约谈,恰恰充分证明了一些顽疾,三大传统运营商投入大量精力也没有完全有效解决。虚拟运营商更没有能力解决。从这点来看,颠覆之说首先是要颠覆我们对虚拟运营商抱有的一些不切实际的愿望,毕竟虚拟运营商不是活雷锋,会不计成本解决运营商没有解决的问题。
作为虚拟运营商,要想能够与三大传统运营商比拼竞争,必须脚踏实地,不断的总结经验,才能在通信行业成为一枝独秀。
吉号吧小编说
问题总是伴随着发展产生的,对于已经出现的问题,抓住问题的本质,刨根问底,这样才能还人们一个纯净的通信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