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天来闹得沸沸扬扬的“3小时用完23G流量”事件相信大家都已经知道了,当事人龙女士向运营商客服投诉,提出要查询巨额流量明细清单时,却遭到了工作人员的回绝。以保护用户隐私为由,用户的流量使用明细恕不提供,是目前各大运营商的“统一口径”。但是当我们遇到这种事件,就只能忍着吃哑巴亏吗,吉号吧小编教你运用合理方式维权。
当用户选择了手机运营商,并为运营商的服务付费,双方之间就已经建立起了买卖合同关系。作为服务提供的一方,运营商有义务为使用者提供详细的数据记录。运营商本身也具备这样的技术能力来履行这一义务。不能以一句“无法查询流量详情”就将消费者打发了。若出于某种原因不能提供数据记录,除非数据内容涉及国家机密或商业机密,否则运营商这一行为已经构成了违约。而手机出厂时捆绑垃圾软件,厂家根本没有给予用户选择购买与不购买,使用或不使用的权限。除了构成违约,还存在欺诈和捆绑销售行为。
消费者在向运营商提出手机流量数据查询时好以书面函的形式出具,这是消费者自我维权的步。若消费者的请求遭拒,而自己的权益也确实受到损害,可以考虑向电信服务主管部门以及消费者权益保护部门,如消保委进行投诉,由政府部门出面协调并达到解决纠纷的目的。若以上两部均不凑效,第三步则可以通过律师,向运营商发出律师函,寻求法律途径解决。
吉号吧小编觉得,若消费者真的遇到了这样的事情,大费周章的用各种方式去维权,使得用户和运营商都不省心。不如运营商主动听取消费者的声音,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自己的工作方式,这才是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