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17年底,我国已经建成全球大的5G外场试验环境,完成了5G新空口技术方案的功能与性能验证,加速了5G技术产业生态的构建。进入2018年短短几个月,三大运营商分别开展了5G网络试验,确保年底达到符合3GPP版5G国际标准(将在今年六月发布)的5G预商用水平,5G产业逐渐迈向成熟。
俗话说,“天下功夫无坚不破,唯快不破”,想要在5G时代站住脚,就得抢先竞争对手在5G组网、应用、商用等等方面取得大的发展。
在为关键的5G频谱方面,我国已经确定了6GHz以下部分频谱,规划3300-3600MHz、4800-5000MHz频段作为5G系统的工作频段,其中3300-3400MHz频段原则上限室内使用。
在毫米波频段,我国工信部曾公开征集在毫米波频段规划5G使用频率的意见,包括24.75~27.5GHz和37~42.5GHz,向产业界释放出相关频段的利好信息,这也是全球关注的主流频段。也就是说,目前为止,我国基本上确定了5G高、中频段。
那么,5G低频频段是如何分配的呢?目前该项内容备受各界关注。运营商手中的低频段资源仍然应用在2G、4G网络中,而被称为数字红利的700MHz频谱一直控制在广电系统中,无法重新分配给移动网络,也就是说,国内暂无低频率资源分配给5G。
一直以来,5G部署大的难题不在于技术而在于成本。因为相较于2G/3G/4G,5G使用的是更高的频段,因而单个基站覆盖的范围将会变小;同时5G的应用场景增多,所以想要保证5G高速率和广覆盖需求,基站数量应至少是4G基站数量2倍左右。这意味着相同覆盖面积下,5G的基站数量将会比4G更多,因此,运营商建网的成本也变得更高。曾经甚至有专家建言,政府应该加大对运营商的政策倾斜,为运营商创造良好的资金周转环境。否则,运营商将很难短期内持续投资4G和5G产业。
随着5G的研发启动,运营商的资金压力日益凸显,寻求更比较好的频谱实现更低成本网络覆盖成为运营商关注的焦点。在5G时代,现有的2G/3G可能会逐渐清频退网,但这部分频段大部分会用于LTE网络部署,而且LTE将与5G会长期并存。目前来看,运营商用于5G部署低的频段可能就是3.4GHz了,但是部署成本也是很高的。
因此,可用频谱较宽、传播特性好、国际标准支持的700MHz频段成为低成本建网的,也是众望所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