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通信服务日新月异的今天,如何让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跨越“数字鸿沟”,共享时代红利?十堰联通用一场场“走心”的服务实践,响亮作答。今年以来,十堰联通各层级深入践行“民有所呼、我必有应”的庄严承诺,将“总经理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关键抓手,主动聚焦特殊群体的急难愁盼,把央企担当化作一件件有温度的实事,赢得了群众由衷的点赞。
上门服务解民忧:移动柜台“搬”到家,响应民呼有速度
“外面下着这么大的雨啊,真没想到你们还是来了!你们的到来,让我感觉心里有了依靠,特别踏实。”何先生的母亲紧紧握着联通工作人员的手,声音带着感动。这个故事发生在今年5月,十堰联通总经理胡丹在投诉处理中.心现场倾听客户心声时,接到一位用户何先生的求助,用户表示自己是残疾人,父亲年事已高且瘫痪在床,号码是父亲的身.份.证办理的,想过户到自己名下。了解到用户特殊的情况,总经理胡丹立即启动特殊群体服务预案,安排用户所在片区茅箭分公司准备好过户所需的终端设备,冒雨将“移动柜台”设在了用户家中,高效办妥了过户手续。
更令何先生一家倍感温暖的是,服务并未止步于业务办理。业务办理完毕后,十堰联通积极联动社区、残联,深入沟通何家困境,共同织密关爱网络,真正实现了从“解决一件事”到“温暖一个家”的温情升级。工作人员留下的那句“有事情随时找联通”的承诺,成了这个家庭zui踏实的“定心丸”,冰冷的通信服务在此刻化作了触手可及的暖流。
急速响应护亲情:30分钟修复“爱的连线”,践行承诺有温度
在十堰联通竹山县分公司,总经理权威在营业厅进行日常巡查时,偶遇一位替邻居老人求助的村民——老人子女常年在外,依靠视频监控远程照护,当日视频突然无法观看,让老人的子女心急如焚。总经理权威当即拨通智家工程师电话,与智家工程一起赶赴用户家中,不到30分钟视频恢复正常。当视频中传来子女的声音时,老人连声道谢,“幸亏有你们啊!终于又能听到娃子们在摄像头里喊我咯!”。临行前,总经理主动留下联系方式,承诺“随时响应”,让“数字鸿沟”化作“亲情桥梁”。
制度护航长效关爱:“办实事”催生普惠机制,服务民生有深度
“以前来办业务,排队等得心焦。现在好了,有专门的地方,又快又方便!”正在营业厅“爱心专席”办理业务的李大爷,对联通的服务赞不绝口。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便利,正是“总经理办实事”机制推动下建立的助老助残长效服务体系的缩影。为了让关爱服务常态化、制度化,十堰联通推出了一系列扎实举措:全市营业厅设立醒目的“爱心专席”及优先通道,组建专业服务队伍定期上门走访,联合社区打造“智慧助老”公益课堂……“总经理办实事”的实践探索,已成功转化为惠及更广泛群体的制度化温情保障。
作为信息通信行业的“国家队”,十堰联通通过“总经理办实事”这一有力抓手,生动诠释着“人民邮电为人民”的初心使命。从营业厅的“爱心港湾”到社区的“智慧课堂”,从风雨无阻的“上门服务”到精准帮扶的“连心卡”,一项项源自“民有所呼,我必有应”承诺的暖心举措,让通信发展的丰硕成果真正惠及每一位用户,特别是那些zui需要关怀的群体。
未来,十堰联通将持续深化“总经理办实事”机制,牢记“国之大者”,勇当服务民生“先锋队”,争当数字惠民“排头兵”,以更优质的服务、更创新的举措,让“联通温度”成为托举民生幸福的zui美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