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出现这些不合理地方?深层次的原因在于电信业人口红利已经消失,根据工信部新统计数据,截至2025年一季度,我国移动电话用户总数已突破18亿户,远超人口总数(约14.2亿),移动电话用户渗透率达到127.84%。
同时,尽管5G用户数持续增长,但也主要依赖存量用户的升级,而非新增用户,例如,一季度5G用户比上年末净增5445万户,而移动用户仅比上年末净增994.5万户。这些都表明移动通信市场已进入高度饱和状态,新增用户空间极为有限,市场属于零和博弈。
与传统运营商不同,广电在5G网络建设中采取“轻资产”策略,自建核心网以掌握数据控制权,但通过与移动共建共享基础网络,降低初期投资压力。2021年广电与移动签订《5G网络共建共享合作协议》,启动700MHz 5G网络共建共享。这种模式既避免了重复建设,让广电利用移动的成熟网络快速实现全国覆盖,又能让广电将资源集中于差异化服务。
但从资费定价策略看,广电5G套餐资费显著低于传统运营商,这是由于三大运营商已占据市场主导地位,广电需要通过价格优势吸引用户,尤其是对价格敏感的用户群体。
但是广电作为新兴运营商,不管是基站共享还是网络漫游都需要依赖其他运营商,这也导致广电既要考虑网间结算费用,还需要平衡好各方面的关系。同时,广电作为国有企业,资费定价还需兼顾社会责任和行业稳定。5G网络建设需要巨额投资,运营商需要通过合理的资费回收成本并持续投入技术研发。如果资费过低,可能会引发恶性竞争,导致整个行业价值下降,动摇电信行业的“基本盘”,影响未来的网络升级。
因此,广电在定价时必须谨慎权衡。既要满足用户需求,又要避免对自身和其他运营商造成负面影响,从而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