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电信5G团队创新提出了保证用户佳体验的前提下实现4G和5G融合发展的思路,首先在2017年11月向ITU-T SG13提交了“IMT2020(5G)网络支持固移融合的业务调度”(Service scheduling for supporting FMC in IMT-2020 network)立项申请并获得通过。随后在2017年11月和2018年2月电信向3GPP SA2(系统架构工作组)提交了“基于应用感知实现4G与5G互操作研究”立项建议,经过多轮的沟通和协商,终获得通过。该项研究工作对于促进4G与5G网络协同,探索移动网络演进创新模式具有重要意义,引领了5G国际标准发展。
该项目一经提出便引起业界广泛关注,得到了全球众多科研机构、运营商及设备商等产业链伙伴的大力支持。电信将继续联合产业链各方力量,积极推动该项目的研究及标准化工作,为未来5G产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为了大力促进5G发展,电信在5G关键技术、网络融合和网络架构层面积极参与5G标准的制定。电信在3GPP以及ITU国际标准组织共主导5G国际标准立项23项,提交国际标准文稿300多篇,获得技术专利保护139项。以上工作为争取5G国际标准话语权、保护自主知识产权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电信于2017年率先在兰州、成都、深圳、雄安、苏州、上海等6城市启动5G创新示范网,2018年计划将试点范围扩大,为2019年5G的试商用及之后的规模商用做好充分的准备。
美国海外投资委员会(CFIUS)在3月6日的一封信件中曾解释称,其介入博通对高通的收购的原因主要在于担心收购会削弱高通的竞争力,使得华为等公司在5G标准制定上的影响力扩大。多位受访者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随着5G逐渐进入商用前夜,这一“竞赛”已进入关键时期,若在此时发生针对高通的重大并购,有可能将拖慢其在5G领域的发展,进而在5G标准制定的关键环节失去先机,因此美国政府急于叫停。
目前,和美国在5G上投入都非常大。有两家美国运营商甚至已表示,将在今年就正式推出5G服务,领先于厂商规划的2019年。相较之下,欧洲在5G领域的部署则相对滞后。为此,上周,欧洲立法机构达成一致,腾出用于5G的频谱,允许欧洲公司于2020年起进行使用。此外在亚洲,日本和韩国在5G方面也非常激进,韩国甚至在今年举行的冬奥会上就进行了5G的尝试。
高通一直在积极布局5G,并对它在未来的效益抱有较大期望。早在去年11月,高通董事会首次否决博通1300亿美元的收购提案时,高通董事长Paul Jacobs就曾表示,博通的提议明显低估了高通在移动技术和未来发展前景上的领先地位。高通CEO Steve Mollenkopf也表示,在半导体行业,高通定位于移动、物联网、汽车、边缘计算和网络,在这些细分市场都持续保持增长,并引导其向5G过渡。